English

山西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成绩斐然

2001-02-04 来源:光明日报  我有话说

本报讯(记者 杨荣)有关部门日前出台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:山西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成绩斐然。

办学效益显著提高:全省共精简教职工2.2363万人,年节约教育经费4668.84万元;合并中小学1347所,优化教育资金6003.6万元。

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初步形成:全省有3701名教师从城镇学校分流到农村学校;有5056名教师从平川学校分流到山区学校;有943人从地县乡教育行政部门分流到中小学任教。调整、选聘中小学校长5177人,占校长总数的12.3%。

各级政府和群众的办学积极性空前高涨:干部和群众从改革中看到希望,纷纷集资办教育。仅去年一年,全省100多个地市就集资4亿多元,农村学校特别是贫困山区的办学条件有了极大改善。

改革前,山西的中小学教育最突出的问题是:在编人员总量不足,非在编人员数量过多;城乡教师严重过剩,山区教师严重不足;管理干部老化,用人机制不活。省教育厅决定:从1998年起,用3年时间全面改革全省中小学的人事管理制度。

深入调研,制定符合省情的改革方案和实施细则;培养典型,积极探索改革的运行模式,是山西改革中小学人事制度的经验之一。改革之初,教育厅牵头成立了山西省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研讨组,经过调研后出台了《山西省中小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意见》、《山西省中小学教职工聘任暂行办法》等文件;同时选择河曲县、晋中市进行了改革试点。

精心组织,分步实施,是山西改革中小学人事制度的又一经验。改革之初,各地市县首先根据省编办、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编制管理的有关规定,调整了学校布局,核定了所辖中小学校的编制和岗位,清退了不合格的代教和临时工勤人员。在此基础上,对所有在岗人员进行了考试和考核,根据总成绩确定去向。

广开渠道,多形式分流安置超编落聘人员,是山西改革中小学人事制度的重要经验。让落聘教职工先到缺编空岗学校寻找岗位。未找到岗位者,凡称职教师,由县教委统一安排到农村或山区空岗学校工作,不服从安排的转入教师人才市场;基本称职者则转入人才市场,或进行培训,或内退,或改做其他工作。热情周到的服务加上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,全省虽有2万多名教职工离开教育岗位,但未发生一起越级上访告状的事件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